top of page
美英

何振岱诗词赏析之二十二: 妙莲两朵是金焦

继续随老人畅游吴中。

这一次出游的目的地是镇江三山,陪同老人出游的是高足吴石和晚清举人,著名诗人高蓨堪。只是这次三山之游,老人的诗作只留下了金山,焦山两首,唯三山之中诗词文赋盛名最强劲的北固山,老人却没有留下任何诗作,令我颇感意外。




电视剧《潜伏者》里余则成的原型吴石将军


金山

诸天垂一塔,万水拱丛林。

斜照明苍屿,重檐滟紫金。

我扶藜杖立,吟久暮钟沉。

欲和唐人句,龙云黯翠岑。

何振岱作为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,他的诗明显带有同光体所强调的“诗人之言”与“学人之言”结合的特点。比如“靧面从来非悦怿,齐心还许有针砭”,“禽言格桀难舒郁,愿奋雷霆启户潜”。“萦苔下绝壁,小甃为幽亭”,“真当守此水,心根同孤晶”等等。用词常见奇绝冷峻,学人之语甚重。这种特点彰显了他的深厚学识,读之可见满肚子学问。却同时这也会让诗略显孤清高冷,少了一柔性和放松。到了晚年他的诗风有所改变,开始回归到娴和,平静和温暖,但挡不住的学问仍会不由自主地流入诗中,比如这篇的当头两字“诸天”。

“诸天垂一塔,万水拱丛林。”这里的“诸天”他并不仅仅是指天空。鉴于金山的佛家特性,“诸天”还指天上护法众天神。佛经言:天有多重。欲界有六天,无色界有四天,色界有十八天等。另有日天,月天,韦驮天等等诸天神,谓之“诸天”。“诸天垂一塔”何意?一曰塔之高,自天“垂”下,二曰塔之美,由诸神降造,这就是“诸天”里透出的感觉。这座由“诸天”垂下美若天上之物的“塔”,便是金山上的慈寿塔。此塔之“玲珑,秀丽,挺拔”,在这诗中仅以“诸天”二字含之,看似普通的词,却都不是闲用,写在句中,显得全是诗家的学问。

首联下句“万水拱丛林”,这一句里每一个字和上句一样,也都不是你眼睛看到的那单纯的平面的意思。“万水”,不仅仅是指“百川”,更是指“大川”,万水也就是大水的意思。“百川之流汇成了大水”,也有为眼前之水大而惊叹意。“拱”,环绕。“拱”字一出,写明了“丛林”的位置----在水之中,被水环绕。也就是说,金山是在江心之中的,它是"江心一朵美芙蓉”。而“丛林”则更有其意。它不仅仅是指“树林茂密”,更是佛家寺院的代称。你看,字字不虚啊。

另外此律开句对仗,“诸天”对“万水”,“垂”对“拱”,“一塔”对“丛林”。格律诗章法要求中二联对仗,也就是中间颔联,颈联的句子必须是对仗句,首联对仗之用意,通常用在内容相对严肃时,以对仗之稳压住全诗的阵势,让诗有稳重深沉之感。此诗首联以对仗出,加之颔,颈二联,三联对仗,诗就稳稳地立住了。而这首诗里,由“苍屿”“重檐”“扶杖”“吟久”,“龙云暗岑”中流露的苍溟幽重之感深重,恰趁合了对仗之沉稳。这就是律与意的结合。

这首诗题写金山,实际上,穿梭的脉络是时间,从“斜照明苍屿”到“重檐滟紫金”。从“吟久暮钟沉”到“龙云黯翠岑”,眼前景笼罩在时光渐逝当中,所以“欲和唐人句”却未能及,因为“龙云黯翠岑”时间已经晚了。所以这首诗里诗人扶杖久立,却未写出“吟”之为何,只将其感流露在诗中,那就是夕阳斜照中的幽黯和暮钟沉落时的沉吟和遐思。至于他的所思所想,他虽没写,但是留给了我们一个感,让我们去体会,去寻找。

焦山同蓨堪、虞薰

一山三里许,远近看俱妍。

盈盈秋水中,鲤背浮散仙。

冉冉白云旁,佛軿涌金莲。

平流贯吴楚,万里来楼船。

长江无尽意,都在栏杆前。

倒垂千尺树,影落波心圆。

丑枝照老鬓,汝健吾衰年。

微醺水阁静,片时消闲眠。

相对于《金山》景与意的大而化之,这篇《焦山》可谓描写的细而又显。近到盈盈秋水,沉浮鱼背,远到冉冉白云,万里楼船。皆在诗中,尽在眼前。如果说上首诗是一种疲惫时的沉郁和思远,那这一首就是一种登高望远时情绪的昂扬和释放。我推测游到金山时,老人真是累了,所以他将思绪放空,“欲和唐人”却未和,只望着天光将暗,“龙云黯翠岑”。在焦山时却正是相反,那种胸揽河山,阅尽美景的快意尽情地从诗句中流出。所谓的诗言志就是如此,心绪如何,都诗里。

这两首诗的另一个区别是:选体。前一首他意在己,用了工稳的格律。这一首写“焦山”他又用回了古体。似游栖霞时的两首,皆有陶潜之风,隐逸避世之意。为什么?盖因为“焦山”因东汉隐士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,也是避世之地。咏隐士之地,必用隐士之风。所以说,前人写诗,用词用意用律用体皆不虚妄,“无不然之事”。

前四联,从“一山三里许”,一直到“万里来楼船”写的都是眼中之景。这些景是在哪里看到的?“都在栏杆前”。这些景从远到近,从大到小,从白云到庙宇,从江流到楼船,是大小,远近,虚实,收放的平衡。这个山不大,仅三里许,却是远近皆美景啊。盈盈的秋水中,锦鲤起起浮浮如散落在仙境里一般。冉冉的白云旁,佛家庙宇“涌”起在金莲之中。远处平流万里纵横,楼船百渡争竞,所有这些美景我站在栏杆前一览无余。一首诗共八联,他用了五联来写眼前之景,远近,高低,平流,远阔,十足地写出了胸中荡漾着的蓬勃气势,有胸纳万里楼船,气吐白云千山之感。

在字句的提炼上,他的以大写小,以小写大的方式也很特别。比如在“盈盈秋水中,鲤背浮散仙”中,“散仙”应该是“散”和“仙”各表。“散”指“锦鲤散落”,“仙”指“景如仙境”。“散”看似很大,却是“鲤散落”,“仙”似小,却指的是“仙境”。“鲤背浮散仙”即为锦鲤浮沉散落在仙境之中。还有“冉冉白云旁,佛軿涌金莲”。这里的“佛軿”,指庙宇上的飞檐殿顶,“金莲”则指的是指焦山。因为焦山和金山自古被人们称作江中的两朵莲花,所以他以“金莲”称之。且都是大小所指的反向运用。

美景当前,豪气尽吐,到了“倒垂千尺树,影落波心圆”这里就是收束了,因为他要为结句做准备,让情绪落地才好收尾。这一句便是在为结句作的准备。收回来,再送出处。送到了哪里?送到了“丑枝照老鬓,汝健吾衰年。微醺水阁静,片时消闲眠“。我老了,不像你们还年轻,我要歇一歇了。全诗结束。

两首诗,看似普通却深感解之不尽,用词用意皆有学问,让我感叹不已。感恩前辈留下的好诗,让后辈的我能在这里咂摸品味,如那妙莲一般美不胜收。

妙莲两朵是那山,也是这诗!


申美英



申美英:美国洛杉矶作家协会会员,《洛城诗刊》古诗词栏目编委!中英文双语杂志《诗殿堂》古诗词栏目主编!




11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